2002-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8-11-07  |  【打印】 【关闭

2002年1月8日,召开大气所2001年度工作总结和表彰大会,所党委副书记洪延超主持了会议,常务副所长王会军做“200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院党组副书记郭传杰参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为“2001年度先进工作者”颁发证书。
2002年4月3日,大气所公布新聘任基地研究员:李建平、周广庆、林朝晖、延晓东、郑循华(从2002年2月开始执行),雷恒池(从2002年4月开始执行),张美根(从回国办理完进所手续开始执行)。
2002年4月8日,吉林省洪虎省长接见大气所主持的973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观测试验站选址工作组成员。首席科学家符淙斌等参会。
2002年4月9日,大气所“2002年汛期降水趋势预测”被国办采用。
2002年4月9日,应王会军副所长的邀请,挪威学者来大气所进行合作研究。这是我所首次与挪威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合作。
2002年4月12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奥运科技专项“北京市夏季异常天气预测及应急措施研究”召开会议。
2002年4月12日,科技部批准中泰合作研究项目启动。项目中方主持单位为大气所,泰方主持单位为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大学。曾庆存院士与泰国Virulh Sa-yakanit院士共同担任首席科学家。
2002年5月14日,为了配合2003年庆祝大气所成立七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大气所成立以洪延超为组长,朱江、李林亭为副组长的所史编写工作组。这是大气所首次编写所史工作。
2002年5月30日,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倪豪梅一行慰问大气所职工残疾子女。
2002年,大气所入选“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
2002年7月28日,第七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暨海峡两岸青年大气科学学术研讨会在井冈山召开,会议主席黄荣辉院士致开幕辞。该会是由大气所会同国内相关单位及台湾相关院校共同筹办每两年召开一次的青年学术会议。会议本着“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增进友谊”的原则给两岸大气科学领域的青年人提供一个广泛的学术交流机会,促进了在学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青年研究人员科研水平的提高。会议评选出7篇论文入选由院士叶笃正捐款设立的“学笃风正”全国优秀论文奖。
2002年8月23日,大气所举行了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廖国男教授授予名誉教授的仪式。授予仪式由曾庆存院士主持。叶笃正院士、陶诗言院士等科学家以及所领导参加了授予仪式。
2002年8月31日,大气所与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共建的“东南亚气候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在云南大学成立,云南大学校领导、大气所所领导出席成立仪式。王会军、琚建华任中心联合主任,黄荣辉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2年9月4日,大气所退休职工党总支成立大会在报告厅举行。
2002年9月22日,由大气所组织的 CAS-TWAS-WMO国际高层次学术论坛—“气候模拟及预测的物理数学问题”第二次研讨会(CTWF)在上海举行。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G.O.P. Obasi教授出席,并对学术论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论坛瞄准气候模拟和气候预测领域的挑战性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坛由大会执行主席曾庆存院士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主席David Carson共同主持。
2002年9月29-30日,大气所常务副所长王会军一行六人应邀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和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02年10月13日,大气所王昂生研究员向中国革命博物馆捐赠获得的联合国灾害防御奖杯,并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行了捐赠仪式。2006年10月,大气所王昂生研究员获得的世界防灾减灾最高奖-联合国灾害防御奖的水晶奖杯入选国家博物馆(原中国革命博物馆)藏品选集,编号为第339号,列于第274页。
2002年11月5日,由大气所、挪威南森环境遥感中心、北京大学、挪威Bergen大学和Bjerknes气候研究中心共建“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签字仪式在大气所举行。2003年11月4日,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在大气所正式成立。2003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为揭牌发来贺信。
2002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视察大气所。
2002年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显著报道了大气所关于对今年冬季和明年春季主要气象要素的预测结果,同时对常务副所长所长王会军进行采访。
2002年12月19日-20日,由大气所组团,以黄荣辉院士为团长摔领相关专业的8家科研院所、高校近30人赴台湾大学参加“海峡两岸研究生大气科学研讨会”。
2002年,大气所东亚中心成为院重点实验室。
2002年,大气所6000多平米合建楼工程竣工。完成了新大楼、七号楼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三号楼搬迁已获院立项批准。
2002-2005年、2009年、2011-2016年,《大气科学》共十一次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2011年、2014、2017年《大气科学》四次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2年,录取硕士生28名、博士生39名,其中招收泰国博士生1名,台湾博士生1名。进站博士后12名。授予博士学位12名、硕士学位11名,出站博士后8名。
2002年,大气所发表的科技论文362篇,其中SCI(含SCIE)109篇,EI17篇,CSCD228篇。
2002年-2010年,黄荣辉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2002年,大气所被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2002年,大气所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2002年,李崇银院士荣获200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气象学奖。
2002年,朱江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2年,张仁健荣获“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2003年1月20日,大气所召开2002年度全所工作总结和表彰大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洪延超主持,院有关处的领导应邀参会。常务副所长王会军做了题为“继往开来、团结拼搏、阔步前进”的报告。会上分别向“2002年度大气所先进工作者”、“学笃风正”奖获得者颁发证书。
2003年3月,大气所和加拿大化学过程与环境技术研究所签署科研合作协议。
2003年3月,院2002年研究所评估中,大气所被评为2001-2002年创新重大贡献。
2003年5月,大气所研制完成SARS病毒空中扩散实时预报预警系统(SARS-FSDA0),系统开发应用单项和双向嵌套理论及并行计算技术,系统实现了从气象场及区域和城市尺度SARS病毒扩散的预报及数值产品可视化等全程自动化。这对于控制“非典”的流行,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03年5月27日,叶笃正先生荣获四十八届世界气象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6月3日,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祝贺叶笃正先生并发贺信。7月2日,国务委员陈至立祝贺叶笃正先生并发贺信。2004年2月25日,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席别得里茨博士和秘书长雅罗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叶笃正先生颁发证书和奖章。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了颁奖仪式。
2003年6月20日,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和陈宜瑜副院长分别为大气所建所75周年题词: "七十五载风雨春秋铸伟业,创新世纪光辉岁月谱华章"和"环流华夏结硕果、涛动寰宇创新篇"。
2003年7月23日,大气所首位外国留学生博士后莫林进行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会。莫林(Monim Hakeem Kalaf AL-Jiboori)博士来自于伊拉克。
2003年7月24日,大气所新购的超级计算机联想Cluster在第21届全球TOP500 Supercomputer排名中名列第98位!TOP500 Supercomputer是对全球超级计算机进行定期排名的第三方组织,其结论具有国际权威性。
2003年10月16日,大气所建所七十五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马福臣、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气候办公室主任高广生、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总参气象局副局长王明诚、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范蔚茗参会。
2003年11月19日,香河野外观测站科研综合楼顺利通过研究所组织的专家工程验收。综合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100万。
2003年11月24日,大气所符淙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3年12月15日,大气所期刊《气候与环境研究》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2003年12月24日,大气所主持的973首批启动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2003-2008年,曾庆存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
2003年,吴国雄当选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学会(IAMAS)执行局副主席。
2003年,李建平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3年,录取硕士生35名、博士生61名,进站博士后4名,授予博士学位13名、硕士学位8名,在职人员申请学位2名,出站博士后2名。
2003年,大气所发表的科技论文393篇,其中SCI(含SCIE)154篇,EI9篇,CSCD225篇,出版论著6部,专利授权7项。
2003年,大气所荣获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2003年,大气所荣获首届全国“爱心捐助奖”先进集体。
2003年,“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黄荣辉排名第二)
2003年,“黄河三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研究”获200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宇如聪排名第三)
2003年,大气所获2003年国际IT业评出的科技奖:21世纪成就奖-科学奖。
2003年,“渭北人工防雹减灾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获2003年陕西省科技技术二等奖(洪延超排名第四)
2003年,王斌获得2003年计算机世界荣誉奖:21世纪成就奖-科学奖。
2003年,朱江荣获国家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2003年,任丽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04年1月16日,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兼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华建敏莅临大气所视察指导工作。并慰问大气所残疾子女。
2004年1月18日,大气所召开了2003年度全所工作总结和表彰大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洪延超主持,院资环局有关领导应邀参会。常务副所长王会军代表所党政领导班子做“发扬IAP精神,励精图治,加速发展”工作总结报告。 会上分别向“2003年度大气所先进工作者”、“学笃风正”奖获奖者颁发证书。 
2004年2月6日,在2003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大气所一级学科(大气科学)整体水平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全国第一。
2004年2月10日,李家洋副院长视察大气所。
2004年6月7日,吴国雄院士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地学部副主任。 
2004年6月7月,大气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RCE-TEA)通过评估。
2004年6月28日,“2004全球华人海洋和大气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由大气常务副所长王会军主持。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参会。
2004年7月6日,成立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开放实验室,任命高守亭同志为实验室主任,钟青、肖辉、雷恒池、郭学良为副主任。原中小尺度系统与灾害研究部同时撤销。同年7月16日,“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成立大会在大气所举行。
2004年7月21日,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黄荣辉院士代表第三届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作了工作总结,李崇银院士向会员报告了第四届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的工作设想。该会选举李崇银院士为第四届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主任,林朝晖研究员为秘书长。
2004年8月27日,大气所高登义被授予挪威卑尔根大学荣誉博士,授予仪式在在挪威卑尔根市举行。
2004年11月4日,科学技术部在香山饭店组织了对大气所符淙斌院士和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共同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G1999043400)”的结题验收。
2004年12月1日,大气所新建综合科研楼开工。综合科研楼建筑面积10498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1层。2006年8月投入使用。
2014年10月,由国家自然基金委和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以及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网络项目共同支持的香河辐射实验站建成。
2004年,完成香河站综合科研楼建设,面积1000多平方米。2004年完成大气所大塔园区西院改造工程。
2004年,录取硕士生40名、博士生80名,进站博士后8名。授予博士学位13名、硕士学位4名。
2004年,大气所发表的科技论文422篇,其中SCI(含SCIE)170篇,EI14篇,CSCD220篇,出版论著8部。
2004年,符淙斌院士主持的“东亚季风气候-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项目荣获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3月28日,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发来贺信。
2004年,由吕达仁、陈洪滨等完成的“空基微波辐射遥感水汽、云、降雨原理与反演技术” 项目荣获“载人航天工程奖励”2004年度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吕达仁参加的“太阳紫外光谱监视器” 项目荣获“载人航天工程奖励” 2004年度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完成人)。
2004年,LASG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称号,获金牛奖。
2004年,郑循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4年,高登义教授所著《无人区科学探险系列》一书荣获了第六届国家图书奖。
2005年1月21日,大气所召开2004年度全所工作总结和表彰大会,会议由所党委副书记洪延超主持了,院资环局有关领导应邀参会。常务副所长王会军代表所党政领导班子做“面向国际,开拓进取,再攀高峰”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2004年度大气所先进工作者”、“学笃风正”奖获奖者颁发证书。
2005年2月20日,大气科学前沿学术报告会暨叶笃正先生九十华诞庆祝大会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隆重举行。
2005年2月20-22日,“大气所2004年度学术年会暨‘十一五’战略发展研讨会”在外国专家大厦召开。研讨会由王会军副所长和黄荣辉院士主持。
2005年2月28日,大气所召开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洪延超副书记做了动员报告。
2005年3月28日,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发来贺信,祝贺大气所符淙斌院士主持完成的“东亚季风气候-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获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4月14日,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党组副书记方新到大气所进行所领导班子换届考核。2005年6月1日,李家洋副院长等来大气所宣布新一届所领导班子成立,院人事局刘毅局长宣读了中国科学院关于王会军等同志的任职通知,宣布王会军同志任大气所所长,陈洪滨、朱江、田二垒同志任大气所副所长。
2005年5月21日,大气所举行了首位外国留学生古兰木.拉索尔(Ghulam Rasul)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并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2005年9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为其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2005年7月1日,大气所召开纪念建党八十四周年暨表彰大会。
2005年7月8日,大气所召开党委换届选举大会,洪延超做了党委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会和纪委会。2005年8月26日,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项国英到大气所宣布“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洪延超同志任大气所党委书记任命的通知”。
2005年7月15日,大气所党委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大会,洪延超书记做了总结报告。
2005年8月3日,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2005科学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会是大气所首次举办国际IAMAS大会。2005年8月6日,IAMAS2005科学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以“从大气环流到全球变化”为主题的特别研讨会,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语介绍“广受尊敬、世界闻名”的叶笃正先生在气象科研、教育和国际合作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是在“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召开的科学大会中第一次介绍中国人的成就。
2005年9月28日,大气所参加了国际科学院组织(IAP)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会议由陈竺副院长主持,大气所介绍了由我院首次在国际上牵头的“国际科学院组织(IAP)项目‘全球自然灾害与减灾’第一期的背景和进展情况。 
2005年9月29日,大气所与巴基斯坦气象局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萨尔曼?巴希尔先生、巴基斯坦气象局局长Qamar-uz-Zaman Chaudbry 博士、大气所洪延超和陆日宇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2005年10月25日,大气所“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穆穆、王斌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张应斌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管理工作者称号。大气所在全国博士后评估工作中获得了三个奖项的全部奖,反映了大气所博士后工作的突出成绩。
2005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率院考核评估组一行15人,对大气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工作进行了现场评估。他希望研究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充分发挥自有优势并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重大创新贡献。 
2005年11月,大气所吕达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11月,符淙斌院士当选国际科联执行局成员。
2005年11月7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了大气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全面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王会军所长和孙照渤校长分别代表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 
2005年12月18日,吕达仁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IMGRASS)”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2005年12月20日,大气所参与北京市科委和环保局奥运环保项目投标中标两项:第一课题:光学遥感技术及其在污染观测中的应用;第五课题:区域空气质量模拟、预测及情景分析。
2005年录取硕士生50名,博士生70名,博士后进站6名。授予博士学位13名,硕士学位3名。
2005年大气所与韩国仁济大学共同签署了双方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交换和联合培养学生、联合进行学术研究方面开展合作;与日本千叶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强风暴分析预报中心新签署国际合作协议共计4项。
2005年,大气所发表的科技论文46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6篇,SCIE收录论文51篇,EI收录论文17篇,CSCD收录论文264篇,其它论文11篇,出版论著6部。
2005年,“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曾庆存、王会军、林朝晖、周广庆、俞永强)
2005年,“AREMS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宇如聪第1完成人)
2005年,“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挖掘回收工程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胡非第3完成人)
2005年,“BDA技术在上海台风业务模式系统中的应用” 荣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奖“成果应用奖一等奖”(王斌第1完成人)
2005年“南海上层海洋环流、热结构的季节和季节内特征及形成机制”荣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李薇第6完成人)
2005年,ICCES获中国气象局“全国气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2005年,叶笃正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5年,叶笃正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院士科普书系第一主持人)。
2005年,王跃思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5年,“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揭牌仪式于2006年1月9日在大气所举行。“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计划”(MAIRS)是第一个由中国发起和领导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成为地球系统科学联盟下区域集成研究的一个代表。
2006年1月20日,大气所召开2005年度全所工作总结和表彰大会,党委书记洪延超主持了会议,所长王会军代表所党政领导班子做“继往开来,再铸辉煌”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2005年度所先进工作者“、“学笃风正”奖获奖者颁发证书。
2006年3月30日,大气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成立,叶笃正院士和王会军所长为中心揭牌。 
2006年4月29日,大气所离退休干部工作在院评估中获最高分取得好成绩。
2006年5月15日,大气所、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等单位的科学家和观测队员在西藏拉萨集结完毕,将于17日启程,奔赴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营地展开珠峰大气科学观测实验。本次科学考察是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喜马拉雅山地气交换研究”的野外观测实验。 
2006年6月30日上午,大气所在京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表彰和文艺汇演活动。会议由陈洪滨副所长主持。 
2006年7月22日-31日,由所长王会军研究员率领的大气所代表团一行9人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并进行学术交流。会后王会军所长和伽辽金所长分别代表各自的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书。
2006年8月4日,由大气所吴国雄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获得科技部批准。2006年9月11日,该项目在北京召开启动大会。
2006年9月8日,大气所召开档案工作贯标考核通报会。会议由陈洪滨副所长主持。
2006年10月9日,在大气所隆重召开“纪念已故著名气象科学家顾震潮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大会,大会由洪延超书记主持。
2006年11月20日,王昂生教授任国际CODATA减灾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6年12月1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团(城建与环保组)与北京市环保局领导等到中国科学院香河大气综合观测实验站参观并指导工作。
2006年12月11日,大气所“研究生创新论坛”首次报告在新楼101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曾庆存院士主讲。“研究生创新论坛”是在王会军所长的积极倡导下创办的,其宗旨是“求实、创新、开放、交流”。 
2006年8月,大气所与香港城市大学科学及工程学院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经院批准,合作成立了大气科学伙伴实验室,港方在大气科学基础设施、信息和试验平台方面具有优势,而我所是国内最高水平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具有人才、科研等方面的明显优势,通过建立伙伴实验室,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2006年,王会军所长与山东省潍坊市王冰芬副市长达成了大气所与潍坊市实验学校科普教育合作的协议。2006年年底大气所为潍坊市实验学校捐赠气象站一套。2007年1月18日朱江副所长与潍坊市王冰芬副市长共同为大气所科普教育实验基地揭牌。
2006年,原气候部更名为灾害性气候研究与预测中心(CDRP)。
2006年,取得吉林通榆500亩草场的使用权,建立人类活动与陆-气过程相互作用项目的长期连续综合实验观测研究站。
2006年,录取硕士生53名,博士生71名,博士后进站7名。授予博士学位32名,硕士学位9名,博士后出站3名。
2006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51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7篇,EI收录论文19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66篇,出版论著7部。
2006年,“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荣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6年,“我国梅雨锋暴雨遥感监测技术与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所排名第3,参加人宇如聪)。
2006年,“黄河中游(陕甘宁)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效人工增雨(雪)技术开发与示范”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所排名第3,参加人为雷恒池,排名第5)。
2006年,“人工增雨研究及示范”获中国气象局研究开发一等奖(我所排名第2,参加人为肖辉、洪延超、郭学良、雷恒池)。
2006年,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ICCES)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气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李建平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6年,段晚锁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7年2月1日,大气所召开了2006年度全所工作总结和表彰大会。会议由党委书记洪延超主持,所长王会军做“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和谐发展,创新跨越”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2006年度大气所先进工作者”、“学笃风正”奖、“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奖者颁发证书。
2007年3月19日,叶笃正先生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6年度十大人物。
2007年3月30日,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视察了大气所,参观了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听取了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介绍,之后,在大气所科研楼报告厅与大气所的老中青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 
2007年4月2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授予陶诗言院士名誉理学博士学位仪式在大气所举行。王会军所长致开幕词,张镜湖董事长发表了讲话,之后,由中国文化大学李天任校长为陶先生颁授学位肩巾,由张镜湖董事长正冠并颁授博士学位证书。
2007年4月18日,由所长王会军率领的一行9人访问了中国气象局,共商科研业务合作与发展。
2007年4月23日,LASG与日本金泽大学环日本海域研究中心(K-INET)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大气所举行。
2007年5月10日,大气所通过了贯彻实施中科院公文处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和信息宣传四个标准的二级达标考评。
2007年5月21日,中俄大气物理联合实验室(CRLAP)”揭牌仪式在大气所举行。王会军所长和俄罗斯大气所所长Golitsyn教授任联合主任。2007年6月9日,王会军所长陪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参加了在莫斯科“中俄大气物理联合实验室(CRLAP)”揭牌仪式。
2007年6月6日,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带领考核组到大气所对本届所领导班子进行届中考核,通报了所长届中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结果公告。
2007年6月17日,大气所符淙斌院士当选太平洋科学协会新一届主席。这是继1991年我国科学家周光召院士当选该国际组织主席之后又一位中国学者当选该职。
2007年6月19日,大气所陈洪滨副所长与比利时高空大气物理所所长Parmentier先生签署了大气所与比利时高空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协议。中国科学技术部万钢部长接见了王储阁下,出席了协议签字仪式,签定仪式在中国科技部举行。 
2007年7月10日,第二十四届IUGG联盟大会在意大利召开, 吴国雄院士当选IAMAS主席,任期四年。
2007年9月5日,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到大气所,看望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院士。万部长对叶先生长期以来对中国气象事业乃至科技事业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希望叶先生继续关注和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万部长特别提到叶先生等著名科学家最近倡导科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科技部将组织项目开展有关工作。
2007年10月20日,在瑞典哥德堡大学瑞典举行授予大气所符淙斌名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全球和亚洲季风研究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是该大学有史以来第一次授予中国科学家这样的荣誉。
2007年11月2日,在通榆新华镇观测站现场,大气所举办了吉林通榆观测站揭牌仪式举行。RCE-TEA主任延晓冬主持揭牌仪式。吉林通榆站是唯一由我国主持、投资和运行的长期观测试验站,是国际CEOP计划的知名站点之一。
2007年12月18日,白春礼常务副院长在大气所叶笃正先生办公室听取了叶先生、符淙斌院士和王会军所长对我院气候变化研究的意见,并做了重要指示指导工作并做了重要指示。白院长还专门听取了王昂生研究员就减灾科学研究工作的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
2007年12月27日,穆穆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大气所与比利时高空大气物理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大气臭氧、空气质量、区域、大陆和全球尺度的气候变化方面的观测研究,为环保部提供有说服力的观测数据。
2007年8月,大气所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中尺度气象研究所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
2007年,大气所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岗位设置方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分级聘用实施办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岗位设置方案》将作为我所今后若干年岗位聘用规范化管理的基本依据,并圆满完成了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分级聘用工作。
2007年10,大气本底观测网兴隆站新建实验楼投入使用,并逐渐转变为规范化运行与管理、科研的新阶段
2007年,录取硕士生53名,博士生67名。授予博士学位49名,硕士学位18名。2007年招收博士后7名。
2007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540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249篇,EI收录论文17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73篇,出版论著5部,授权专利2项。
2007年,大气所“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副热带高压和我国气候的影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完成人:吴国雄、刘屹岷、李建平、宇如聪、周天军)。200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吴国雄院士与获奖代表受到胡锦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7年,“淮河流域能量与水份循环和气象水文预报”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大气所为第3完成单位,林朝晖排名第8)。
2007年,大气所1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张美根排名第8)。
2007年,郄秀书参加的“雷电物理过程及其探测和防护研究”获甘肃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7年,王自发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7年,陆日宇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7年,范可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8年1月17日,大气所召开了2007年度全所工作总结和表彰大会。会议由党委书记洪延超主持,所长王会军代表所党政领导班子做“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再攀高峰”工作报总结告。会上分别向“2007年度大气所先进工作者”、“科技创新贡献奖”、“学笃风正”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奖者颁奖证书。
2008年3月14日,LAPC建新的室领导班子。朱江副所长任室主任(兼),增补廖宏为副主任,原副主任留任。
2008年3月20日,大气所青年联合会换届大会暨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大气所召开,主席王斌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大气所第二届青联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王自发研究员当选为新一届青联主席。
2008年3月24日,大气新申请创办的英文期刊《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获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2008年5月16日,大气所职工、研究生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37602.5元,此次中国科学院京区各单位的捐款将定点捐助北川羌族自治县。 
2008年6月24日,第11次南方科技促进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协调会议 (11th COMSATS Coordinating Council Meeting)在大气所隆重开幕。 
2008年7月26日,《大气科学进展》成为SCI刊物。 
2008年8月18日,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丁仲礼、阴和俊副院长等院领导调研并慰问我院科技奥运项目成员。王会军所长、王跃思等同志代表大气所科技奥运项目组参加调研。 
2008年8月25日,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项国英同志来大气所宣布中共中科院党组的决定,任命王大立为大气所党委书记;李军为大气所副所长。 
2008年8月,大气所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实验室通过科学院评估。并被认定为新成立的5个联合实验室之一。
2008年10月24日,“庆祝陶诗言先生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在大气所举行。研讨会由大气所所长王会军主持。 
2008年10月24日,大气所建所八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傅伯杰、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总参气象水文局副局长谢友生、韩国国立气象研究所所长 Chee-Young Choi(崔致英)、大气科学界部分两院院士以及兄弟院所、海外华人代表和国际友人共130余位嘉宾光临会场,中国科学院丁仲礼副院长于2008年10月17日,为大气所八十周年所庆发来贺信。
2008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同志一行来到大气所召开座谈会,就我院京区可持续发展片研究所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调研。
2008年12月22日,大气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与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合作签字仪式在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举行。中国科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兴根、大气物理研究所黄荣辉院士、所长助理浦一芬、陈文研究员和澳门特区驻京办事处主任吴北明、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局长冯瑞权、科技部科技交流中心主任赵新力以及澳门日报记者等二十余人出席了签字仪式。 
2008年12月22日,大气所撰写的“奥运后保障北京空气质量面临的形势及对策”被中办刊物采用。 
2008年,大气所“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中科院京区只有十家单位获得重点学科和资助。
2008年,大气所签署了与美国能源部“中-美大气气溶胶-云-辐射综合观测协议”(2年)、与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中-挪续新合作协议”(3年)以及与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的“中-荷AMFIC中国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卫星遥感的地面认证协议”(2年)。
2008年,录取硕士生54名,博士生70名(其中1名外国留学生)。授予博士学位76名,硕士学位22名。2008年博士后进站5名,其中外国博士后1名。
2008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559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316篇,EI收录论文12篇,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收录论文10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17篇,出版论著10部。
2008年,大气所荣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
2008年,大气所973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研究集体被科技部授予“973计划优秀研究团队”荣誉称号。
2008年,大气所“人工增雨综合技术及集成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肖辉和洪延超分别为第4和6完成人)。
2008年,大气所“中国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与模型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黄耀和郑循华分别为第1、3完成人)。
2008年,大气所“亚洲棕色云综合影响及我国应对战略研究”获环境保护科技奖一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三,张仁健为第7完成人)。
2008年,大气所“热带海洋变率及其气候效应”获广东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大气所排名第四,李荣凤为第5完成人)。
2008年,大气所“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野外科学试验与研究”获得湖北省政府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五,孙建华为第6完成人)。
2008年,吴国雄获200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8年,王自发、高守亭获2008年科技部“科技奥运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8年,王自发获2008年环保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9年1月4日, IAMAS中国委员在大气所召开换届会议,周秀骥院士、吴国雄院士、李崇银院士、吕达仁院士、IUGG中国委员会李建平秘书长、IAMAS中国委员会宇如聪副主席等参加。第六届IAMAS中国委员会主席吕达仁院士宣布了新一届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并主持了新一届委员会的工作讨论会。
2009年1月16日,大所召开了2008年度全所工作总结和表彰大会,会议由所党委书记王大立主持,所长王会军代表所党政领导班子做“创新发展,勇攀高峰”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2008年度大气所先进工作者”、“科技创新贡献奖”、“学笃风正”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所庆八十周年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获奖者颁发证书。
2009年1月19日,大气所一级学科(大气科学)整体水平评估再获全国第一,这是继2003年大气所一级学科(大气科学)整体水平获全国第一之后,又一次获此殊荣。
2009年1月22日,廖宏获得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9年2月24日上午,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在中科院资环局局长范蔚茗等陪同下视察了大气所,并召开了座谈会。
2009年2月25日,大气所在科研楼101报告厅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王大立书记做了总结报告。京区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检查组负责人莅临指导。
2009年3月24日,大气所在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10周年总结交流大会上受到表彰。
2009年3月26日-27日,丁仲礼副院长率队到大气所进行所领导班子换届考核和巡视工作。2009年4月7日,新一届领导班子任命大会在大气所举行,杨建国书记代表中科院党组宣布了中科院的任免决定,王会军同志任大气所所长(任期5年),陈洪滨、朱江、李军同志任副所长(任期5年)。
2009年4月5日,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首次完成全院各院属单位的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大气所排名居于全院前列。其中中英文网站排名全院第一。
2009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视察大气所,参观了大气所科研设备,听取了部分科研人员工作进展的汇报,他充分肯定了大气所科研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做出的重要贡献。
2009年6月26日,中共中科院大气所党员大会召开,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项国英同志等领导出席会议。王大立书记代表上一届党委、纪委做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会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009年7月16日,中国科学院阴和俊副院长视察大气所,并参观了有关研究室和科研设备。
2009年9月14日,大气所新一届党委任命宣布大会在大气所举行。王大立同志任大气所党委书记,陈洪滨同志任大气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会议由北京分院党组副书记杨建国主持。 
2009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简称LAGEO)揭牌仪式暨200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大气所举行。
2009年录取硕士生59名,博士生73名(其中2名外国留学生);授予博士学位76名,硕士学位11名;2009年博士后进站6名。
2009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624篇,SCI(E)收录论文337,其中SCI为298篇,EI收录论文8篇,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收录论文44篇,出版论著3部,译著1部。
2009年,王跃思研究员主持的“北京及周边地区奥运大气环境监测和预警研究”课题组被评为北京分院“2007-2008年度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
2009年,大气所LAPC“北京及周边地区奥运大气环境监测和预警研究”课题组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
2009年,大气所“福建省酸雨的形成机理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获2009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气所为第三获奖单位。肖辉排名第2)。  
2009年,大气所“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的建立及其在高污染日预警联动中的应用”获200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王自发排名第5)。
2009年,范可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9年,郑飞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0年1月21日,大气所召开了2009年度表彰和工作总结大会,会议由党委书记王大立主持,所长王会军代表党政领导班子做“科学发展,和谐奋进”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大气所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学笃风正”奖、“科技创新贡献奖”、“先进工作者”获奖者颁发证书。
2010年4月13日,由黄美元先生撰写的有关我国人工降水问题的报告已被中央相关刊物采用。
2010年4月26日-27日,大气所“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10年5月4日,为表彰大气所叶笃正院士在气象学领域的精深学术造诣和巨大贡献,宣传弘扬叶笃正先生崇高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决定将1996年发现、并于2001年由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公布编号的第27895号小行星命名为“叶笃正星”!国家科技部于5月4日在京西宾馆隆重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小行星命名仪式”。大气所叶笃正院士的学生代表严中伟和黄刚研究员与10多位研究生参加了命名仪式。
2010年10月6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O)代表访问大气所。
2010年10月27日,大气所公布大气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结果的通知,聘任陆日宇为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崇银为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王自发为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吕达仁为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0年12月16日,共青团大气物理研究所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在大气所召开。上届团委书记任丽主持大会。大会差额选举产生了共青大气所新一届团委,何文华当选为新一届团委书记。
2010年12月20日,大气所通过“中法两国联合培养博士奖学金项目”培养的博士生张洁,顺利在巴黎六大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这是大气所与法国巴黎六大签署培养协议后毕业的首位博士。
2010年,大气所“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这是继2005年该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又一次获奖,中科院仅有四个研究所的博士后流动站获此殊荣。
2010年,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在国家评估中获得优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获得良好。
2010年大气所录取硕士生57名,博士生71名;授予博士学位72名,硕士学位14名;2010年博士后进站10名(其中外国博士后1名),博士后出站4人(其中外国博士后1名)。
2010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665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336篇,EI收录论文19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42篇,出版论著5部。
2010年,“中国陆地碳收支评估的生态系统碳通量联网观测与模型模拟系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三,黄耀为第三完成人)
2010年,“大气环境对××××(保密)影响研究”项目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主要参加人为章文星、吕达仁、王勇)。
2010年,穆穆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0年,王会军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0年,陈文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0年,范可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0年,王林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0年,肖辉研究员和屈玉博士参与的“福建省酸雨的形成机理及其控制对策研究”项目获2009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0年,王自发获首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荣誉称号。
2011年1月21日,大气所召开2010年度工作总结表彰暨职工迎春团拜会。会议由所党委书记王大立主持。所长王会军代表党政领导班子做“继往开来 再创佳绩”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首届大气所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科技创新贡献奖”、“先进工作者”的获奖者颁奖证书。
2011年3月22日,国家973计划项目“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通过验收,结果为“优秀”(资环领域排序第2)。
2011年6月3日,大气所郄秀书研究员应主编J. L. SANCHEZ教授邀请担任国际期刊《Atmospheric Research》副主编,主要负责对流、大气电学和相关领域的稿件处理。
2011年6月10日,大气所党委召开纪念建党90周年座谈会。会议由党委书记王大立主持。
2011年6月16-18日,由大气所主办的第八届国际酸沉降大会(Acid Rain 2011)在北京召开。此系列研讨会为首次在中国举办。 
2011年7月25日,首届“大气科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大气所举行。夏令营活动是大气所招生领导小组决定的开展吸引优秀生源工作的重要举措。
2011年9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登门看望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大气所叶笃正先生,共同探讨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
2011年9月27-30日,国际科学理事会第30届全体大会在意大利召开。吴国雄院士当选国际科联执委,任期三年。吴国雄院士是执委中唯一从事气候研究的科学家,也是继符淙斌院士于2005年和2008年两届当选这一职位后的又一位中国的科学家。
2011年10月14日,大气所团委召开以“助力科研,增进交流”为主题的“基层团委访问所领导”座谈会。
2011年10月26-27日,大气所召开了“十二五”工作研讨会,针对研究所“十二五”的“一三五”发展目标研讨工作思路并提出措施建议。
2011年10月28-11月4日,“两岸大气科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暨两岸交流十五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召开。两岸师生围绕大气科学的各个学术方向的不同议题,特别在台风、暴雨、季风和气象业务等方面,展开了充分的交流。
2011年11月30日,北京分院党组在大气所召开大气所党委新领导成员任命大会,中科院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光宣读了中科院党组关于大气所党委领导干部调整的决定,任命陈洪滨为大气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任命王生林为大气所党委副书记。马扬向王大立颁发了荣誉证书,祝贺他光荣退休。
2011年12月13日,石广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12月13-14日,由大气所LASG主办的“第十届气候系统模式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交流国内CMIP5科学试验的进展,在此基础上,研讨“后AR5时代”气候模式研发和模拟的方向。
2011年,大气所一级学科“大气科学”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并成功申请“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
2011年,大气所与俄罗斯大气物理研究所签订“大气物理与环境合作协议经费支持的草案”
2011年,大气所与捷克大气物理研究所(IAP/AsCR(Czcch))签订科研合作协议
2011年,大气所与美国哈佛-史密斯天体物理中心(CfA)签订合作备忘录
2011年,大气所与日本亚洲空气污染研究中心签订空气质量模式研究合作备忘录,成立了国际空气质量模式研究中心(JICAM)
2011年,大气所与安徽省淮南市政府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淮南研究院(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
2011年,大气所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共招收9名联合培养硕士生。另外招收2名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生。
2011年,大气所录取硕士生55名,博士生77名(其中外国留学生4人),博士后进站7名(其中外国博士后1名);授予博士学位92名,硕士学位14名,博士后出站4人(其中外国博士后1名)。
2011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638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367篇(2010年为336篇),EI收录论文9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31篇,出版论著4部。
2011年,以曾庆存为首的“沙尘暴发生发展机理及监测预测和灾害评估研究集体”荣获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11年,“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技术研发、系统应用及设备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三,王跃思为第二完成人)。
2011年,“陆地生态系统变化观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三,王跃思为第三完成人)。
2011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项目获国家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大气所排名二,陈际龙为第四完成人)。
2011年“XX(保密)高分辨率有限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项目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与技术进步一等奖(大气所LASG排名第二,王斌为第二完成人)。
2011年,“涡旋自组织动力学的研究及应用”项目获江苏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七,平凡为第二完成人,高守亭为第三完成人)。
2011年,“北京MST雷达”获子午工程联合测试先进集体。
2011年,973海气项目结题验收获优秀。
2011年,LASG 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
2011年,LASG党支部分别获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中国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1年,叶笃正获首届创新方法研究会创新方法成就奖。
2011年,王斌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1年,周天军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1年,王维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1年,吴波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2012年1月12日,大气所召开了2011年度全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暨职工迎春团拜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陈洪滨主持,所长王会军代表党政领导班子做“走在国家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大气所科技创新贡献奖”、“先进工作者”的获奖者颁奖证书。
2012年1月13日,大气所召开任命大会。马扬书记宣读了“关于程新金任职的通知”,任命程新金为副所长。
2012年4月5日,泰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殿下一行代表团访问了大气所。详细了解了中泰双方近期最新合作研究重点及进展情况。
2012年4月6日,由大气所主办的“地球系统模拟科学和技术”高层战略研讨会在大气所召开。王会军所长主持了大会开幕式。《科技日报》和《中国科学报》分别在4月9日和4月10日的头版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报道。
2012年6月7日,大气所召开青年科学家实验室(YSL)启动大会。实验室的成立是为了切实加强对青年科技骨干人才支持和培养,为有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创新实践的平台。
2012年7月17日,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WCRP)换届大会在北京召开。成立第六届CNC-WCRP领导机构。王会军当选主席,许小峰、王辉、胡永云、廖宏为副主席,孙建奇为秘书长。
2012年8月29-31日,大气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作为主要参加单位,与南信大等七个单位联合成立了“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9月11日,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文件《关于新设增设和确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48号),批准大气所新设“海洋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2年10月22日,大气所与福建省气象局在福州市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王会军所长和福建省气象局董熔局长分别在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双方支持大气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LACS)与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结对共建,进一步聚焦合作方向,深化合作领域,细化合作内容,增进合作成效。
2012年11月13日,大气所召开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全力推进研究所‘一三五’规划落实”为主题的2012年度党委民主生活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副院长,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马扬参加了会议。
2012年11月22日,大气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顺利通过院评估并获择优支持。。
2012年12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陶诗言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2月23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
2012年,为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大气所成立离退休党总支,下设一个离休支部、四个退休支部。
2012年,石广玉当选国际辐射委员会-亚太辐射委员会主席。
2012年,大气所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下设地表系统数据观测处理、气候变化预估、气候变化机理与影响、温室气体减排增汇、可持续发展模式等5个研究平台,以地球系统模式及其应用等为研究主线,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联合攻关。
2012年,“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LACS)”被批准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013年7月2-3日,重点实验室(LACS)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大气所举行,并举行了LACS实验室揭牌仪式。
2012年,大气所开展“合格职工之家”建设,在验收评估中,获得了93.68分的高分,圆满通过“合格职工之家”的验收工作。
2012年,大气所与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联合组建“海洋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组建“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与宁夏大学等组建“智能沙漠协同创新中心”;与兰州大学等单位联合组建“干旱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
2012年,录取硕士生56名,博士生76名。授予博士学位86名,硕士学位5名。2012年博士后进站7人、博士后出站6人
2012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696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434篇,EI收录论文5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论文198篇,出版论著9部。
2012年,“Argo大洋观测与资料同化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改进”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三,朱江为第三完成人)。
2012年,“我国Argo大洋观测系统及其资料同化与短期气候预测” 获国家海洋局首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三,朱江为第三完成人)。
2012年,以吕达仁院士为带头人的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被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2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我国Argo大洋观测系统及其资料同化与短期气候预测”获国家海洋局首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大气所获“中国科学院预算、决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大气所科技处获中科院北京分院技术转移工作组织奖三等奖。
2012年,大气所工会被评为全院基层工会先进集体。
2012年,LAGEO和服务中心分工会被评为院工会先进分工会。
2012年,王会军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2年,邹捍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2年,雷恒池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颁发的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2年,王自发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2年,姜大膀、辛金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3年1月21日,法国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LSCE)代表团应邀对大气所进行学术访问。中法将在地球系统模式、古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和碳循环等七大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草拟了IAP-LSCE科研合作备忘录。
2013年1月28-29日,由所长王会军、副所长朱江率领的大气所代表团一行访问了英国气象局,进行学术交流并商讨合作事宜。
2013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原副院长、大气所名誉所长叶笃正院士家中,亲切看望和慰问叶先生。
2013年2月4日,大气所召开了2012年度全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暨职工迎春团拜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陈洪滨主持,所长王会军代表党政领导班子做“创新科技,造就人才,开创未来”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2012年度大气所学笃风正创新贡献奖”、“科技创新贡献奖”、“先进工作者”的获奖者颁发证书。
2013年4月20日,大气所职工和研究生为芦山地震灾区捐款67230.70元。
2013年5月17日,大气所在北京召开了国家大科学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申请和建设方案研讨会,会议由大气所王会军所长主持。与会专家就科学装置的申请、建设方案、组织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013年6月18日,大气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成立。该中心定位是成为中国科学院与TWAS在气候与环境科学领域的合作创新研究中心,并向以TWAS成员国为主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该领域科技支援、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及科学咨询等服务。
2013年7月8-13日,大气所科学家参加达沃斯联合科学大会。吴国雄、黄荣辉、穆穆、廖宏、张华在分会上作邀请报告。吴国雄、黄荣辉、李建平、丁瑞强、黄平、孟智勇担任分会主持人。此次大会上是中国科学家首次主持国际组织高层选举的组织工作,在国际组织未来发展规划里扮演重要角色。
2013年8月5-7日,大气所青年科学家实验室首届“大气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四川成都举办。论坛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能够充分、深入交流的学术平台,为青年人才打下基础。
2013年10月12-19日,泰国国王科技大学代表团访问大气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双方初步拟定了合作计划,其中泰国国王科技大学将引进IAP动力季度预测系统。同时,双方将合作访问等。
2013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10月20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2013年11月19日,大气所与山西省气象局合作成立大气物理联合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在山西省气象局举行。大气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陈洪滨研究员和山西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杜顺义代表双方单位在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上签字。
2013年12月16-18日,中科院组织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对大气物理研究所进行了“一三五”专家诊断评估。专家组由来自英国、德国、美国、挪威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知名研究机构的12位科学家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和挪威南森科学协会主席Ola M. Johannessen教授共同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对大气所过去5年在科研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
2013年12月19日,王会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淮南研究院完成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园区占地30亩,建筑面积7130平米,投资约2500万元。淮南观测站建设进展顺利,观测站占地约24亩。
2013年,大气所与德国莱布尼茨对流层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
2013年,大气所与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签署了中欧联合研究协议。
2013年,续签了大气所与日本千叶大学环境遥感中心、千叶大学理学院融合科学研究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
2013年,大气所与安徽理工大学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大气所有10名研究生导师已在该校兼任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
2013年,大气所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小型激光雷达同YZ-6集成及飞行磨合试验”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
2013年,大气所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成立的“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召开了第一届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向委员会汇报了科研团队情况和科研成果及共建工作进展,并探讨了加强协同研究、共享数据及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等问题。
2013年,录取硕士生56名,博士生84名,博士后进站3人;授予博士学位76名,硕士学位8名,博士后出站9人。
2013年,大气所首次与南京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生10名;继续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签署协议,共招收10名联合培养硕士生。此外,本年度共有7位外国学生申请攻读大气科学博士学位,其中2人获得TWAS奖(中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奖学金),2人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
2013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686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441篇。出版专著7部,获专利授权3项,登记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10项。
2013年,大气所荣获“子午工程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2013年,“青藏高原动力和热力强迫对亚洲夏季风爆发和气候形成的影响”项目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获奖人为吴国雄)。
2013年,“AREM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资料同化及关键物理过程技术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雷恒池为第二完成人)。
2013年,“云降水结构与气溶胶PM10、PM2.5特性研究”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王斌为第二完成人)。
2013年,大气所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预算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朱江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3年,李建平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3年,范可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4年1月20日,大气所召开了2013年度全所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陈洪滨主持。所长王会军代表党政领导班子做“创新发展,勇攀高峰”的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2013年度大气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科技创新贡献奖”、“先进工作者奖”的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2014年2月13日,中国科学院阴和俊副院长一行到大气所调研。参观了大塔气溶胶分析实验室、碳卫星验证地面观测实验室和大气所超级计算中心。王会军所长介绍了研究所概况,碳专项总体组办公室主任刘毅介绍了碳专项五年工作情况。
2014年5月29日,大气所召开新一届所级领导班子宣布大会,朱江任大气所所长,陈洪滨、王生林、程新金、陆日宇任大气所副所长。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马扬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马扬书记主持。
2014年6月23日,朱江所长带领大气所新一届领导班子访问了中国气象局。与双方就如何围绕国家需求和气象事业发展,发挥科学家的力量,提升气象事业核心业务科技水平,以及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等工作进行了交流。双方还讨论了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人才培养、促进人员交流等事宜。
2014年7月8日,大气所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党委副书记陈洪滨和纪委副书记任丽代表上一届党委、纪委做了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会议还进行了基层党委工作民主测评。2014年9月11日,北京分院党组常务副书记马扬一行到大气所召开大会,马扬宣读了任职通知,任命陈洪滨任大气所党委书记,王生林任大气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2014年11月5日,大气所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在北京签署了科研合作协议。双方积极开展环境和气候领域的合作研究,并考虑共同建立空气质量模式合作中心。
2014年11月5日,王会军院士当选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2014年11月18日,大气所与英国帝国理工科技与医药学院在北京签署了科研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开展气候模拟和大气污染领域的合作研究,共同建立中英环境预测联合实验室,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
2014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按照“突出重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注重实效、资源共享”的原则,围绕高分辨率资料同化、数值天气模式、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大气所是中科院方的执行协议单位。
2014年,大气所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2014年,大气所与韩国气象厅国立气象研究所签订的合作协议。
2014年,吴国雄院士当选“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FE)副主席,并获COAA“Honorary Fellows of 2014”。
2014年,王跃思研究员担任Atmospheric Research副主编。
2014年,ICCES获批筹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2014年,大气所录取81名博士研究生,56名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4人,博士后进站4人;授予博士学位82人、硕士学位13人,博士后出站3人。
2014年,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首次招收5名博士生、20名硕士生;与云南大学签订了联合创办“大气科学菁英班”协议,并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继续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执行协议,共招收10名联合培养硕士生。
2014年,LAGEO、RCE-TEA通过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评估,均被获评为B类实验室。
2014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732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505篇,EI收录论文333篇,CSCD收录论文335篇,利用气候模式开展模拟研究成果在《Nature》上发表,出版专著7部,获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登记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12项。
2014年4月15日,大气所“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大楼开工。大楼占地面积1800㎡,总建筑面积28000㎡,其中地下建筑面积6000㎡,地上建筑面积22000㎡,地下2层,地上13层。2017年12月12日竣工。
2014年,“气候预测的若干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完成人:王会军、范可、孙建奇、姜大膀、高学杰)。
2014年,“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获2014年度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大气所排名第3,获奖人:吕达仁,排名第13)。
2014年,“雷暴及其雷电过程的观测和理论研究”,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2,获奖人:郄秀书,排名第1)。
2014年,“区域电力生态系统优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获201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3,获奖人:张美根,排名第6)。
2014年,“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获201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5,获奖人:王自发,排名第5)。
2014年,“降水物理过程及人工催化物理效应研究与应用”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大气所排名第2,获奖人:雷恒池,排名第2,赵震,排名第5,杨洁帆,排名第7,金玲,排名第8)。
2014年,“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发生发展机理研究”获2014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大气所排名第2,获奖人:孙建华,排名第4)。
2014年,香河MST雷达被评为子午工程2014年度优秀运行单位。
201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研制和并行效率提升”课题(负责人:毕训强)在第二届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应用奖评选中获得最佳应用奖
2014年,黄刚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4年,姜大膀获中国气象学会“十佳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
2015年2月10日,大气所召开了2014年度全所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会议由所党委书记陈洪滨主持。所长朱江代表党政领导班子做“稳步落实‘率先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一三五’任务”的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2014年度大气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学笃风正”奖、“科技创新贡献奖”、“先进工作者奖”的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2015年3月10日,科技部公布2014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国科发政〔2015〕56号),大气所周天军研究员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5年3月30日,由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代表团对大气所进行了友好访问,座谈会由朱江所长主持。双方就如何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及提升中国科研人员在AGU会议参与度及最新科研成果在其刊物的显示度进行了讨论。
2015年4月22日,朱江所长、王会军院士、王生林副所长、程新金副所长一行专程赴淮南研究院和淮南气候环境综合观测试验站考察建设情况,并分别会见了淮南市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要领导。
2015年5月14日,大气所召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会议举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字仪式。
2015年8月19日,LASG与总部位于瑞士的国际地球模拟中心基金会(ICES)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联合成立“亚洲地球模拟中心”并启动“喜马拉雅计划”。朱江所长、陆日宇副所长兼LASG主任、吴国雄院士和瑞方代表Aaron Xue先生等参加签字仪式。
2015年9月21日,中国科学院阴和俊副院长调研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以下称“碳专项”)工作进展。大气所朱江所长、“碳专项”首席科学家吕达仁院士、专项所属项目负责人及研究骨干等40余人参加了调研座谈。
2015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出资2000万元,大气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自筹7175万元,共同启动了“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预研及原型系统建设”项目。2015年9月23日,大气所、曙光公司等联合单位对外发布了中科院地球系统模式1.0版本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原型系统。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社在内的众多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2015年10月11日,朱江所长率队一行十人参加第一届中亚气象科技研讨会并与新疆气象局签署科技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本次会议由乌鲁木齐气象区域中心与大气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气象学会、新疆气候中心联合举办。会议邀请了中亚五国、周边国及国内气象科研人员八十余人参加。
2015年12月6日,大气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优秀。
2015年12月6日,主题为“追踪碳足迹—中国科学家在行动”碳专项研究成果首次参展气候大会,展期一周。碳专项由首席科学家吕达仁院士带队。
2015年12月14日,聘任肖子牛为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任,穆穆为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王自发为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文清为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5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805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532篇,CSCD收录论文344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登记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21项。
2015年,大气所录取博士研究生85名,硕士研究生60名,其中有23位外国学生申请攻读大气所博士学位,6人获得TWAS奖学金,1人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博士后进站26人,其中引进留学回国人员3人;授予博士学位80人,硕士学位8人,博士后出站3人。
2015年,“MST大气探测雷达”获2014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吕达仁排名第二、段树排名第九)。
2015年,“热带海洋温度变化的相互联系及其气候效应”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肖子牛排名第二)。
2015年,“全球地表碳水通量和大气CO2浓度遥感时空模拟”获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田向军排名第三)。
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预测与未来情景制图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五,熊喆排名第五)。
2015年,大气所党委荣获2015年度京区党委“党务创新”三等奖。
2015年,LASG党支部荣获京区党委“向‘一三五’聚焦,为‘创新2020’献力”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5年,段晚锁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5年,陆日宇获韩国环境部部长奖。
2016年1月22日,大气所召开2015年度全所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会议由所党委书记陈洪滨主持。所长朱江做了2015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2015年度大气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科技创新贡献奖”、“学笃风正”奖、“先进工作者奖”的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2016年1月12-14日,LASG学术年会暨实验室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来自科研单位、高校等近30个单位学者和研究生代表300余人参会。
2016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之际,大气所举办了“纪念叶笃正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由朱江所长主持。黄荣辉院士做主题发言。
2016年4月12日,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天军研究员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期刊的副主编。
2016年5月12日,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一行来大气所调研。实地考察参观了LAPC、LASG以及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朱江所长汇报了研究所的概况。王恩哥希望大气所把握大科学装置建设的机遇,提前部署、全面统筹规划在怀柔的园区建设。
2016年6月8日,大气所与湖北省气象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在武汉举行。
2016年6月13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调研大气所。朱江所长介绍了研究所的基本概况,相里斌针对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碳卫星、京津冀环境治理工程等同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
2016年6月15-18日,泰国科技部水电农业信息研究所(HAII)所长Royol Chitradon博士一行六人到大气所访问,双方签署了第二个五年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6月22日,曾庆存院士荣获第61届国际气象组织(IMO)奖。2017年5月16日,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向曾庆存院士颁发此奖。
2016年7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联通集团合作座谈会暨大气所与联通集成公司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所长朱江介绍了此次与联通的合作切入点,即大气污染的“防”与“治”,同时展望了双方未来的合作前景。白春礼院长充分肯定了大气所与联通集成公司前期合作所取得的成绩。
2016年9月15日,我国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大气所和长光所共同研制的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搭载进行科学实验,并于2016年9月22日18:23分开机,进行设备测试和观测,成功获取第一幅环形图像,信号质量良好。2016年12月2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天宫二号科研人员。大气所宗雪梅高工代表天宫二号紫外临边探测分系统科研团队参加了会见。
2016年9月17日,以罗马尼亚科学研究与创新署署长米哈伊·迪马为团长的罗马尼亚科技访华团一行七人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罗马尼亚大使馆相关官员的陪同下访问了大气所。大气所副所长陆日宇率队接待。
2016年10月9日,大气所参与共建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届 “大气科学菁英班” 开学典礼在武汉举行。程新金副所长代表大气所出席并讲话。
2016年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通过总体验收。
2016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带队到大气所进行领导班子届中考核。院人事局局长李和风,北京分院分党组常务副书记、副院长、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马扬等相关人员一行15人出席了本次会议。朱江所长代表大气所党政领导班子做述职报告。
2016年11月14-19日,借俄罗斯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所60周年庆祝大会之际,大气所中俄学术交流代表团一行12人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双方就未来合作和在中国召开下一届中俄大气物理、气候和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事宜交换了意见。 
2016年12月22日,以碳卫星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吕达仁院士和刘毅研究员承担863项目最核心技术的团队,参与了我国碳卫星有关研制任务,吕达仁院士和刘毅受邀赴现场观看了我国第一颗碳卫星成功发射。
2016年,大气所录取博士研究生89人,硕士研究生60人,外国留学生5人,博士后进站18人。授予博士学位74人,硕士学位19人,博士后出站2人。
2016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751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553篇,CSCD收录论文261篇,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登记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12项。
2016年,“复杂大气环境作战保障装备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三,完成人:张美根)。
2016年,“中尺度系统动热力学新理论和预报新方法研究”荣获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大气所完成人:高守亭、冉令坤、周玉淑、平凡、杨帅)。
2016年,“黄河流域旱监测与水资源调配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6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马柱国为第三完成人)。
2016年,“气候系统中陆地碳氮循环耦合模式的研发应用”荣获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一,主要完成人:丹利、季劲钧、黄玫、钱拴、毛留喜、冯锦明、彭静) 。
2016年,“中国大陆降水精细化过程演变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荣获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大气所排第二,大气所完成人:原韦华)。
2016年,“京津冀大气灰霾特征与控制途径研究”荣获环境保护科技二等奖(完成人:张美根、王跃思,大气所排名第二)。
2016年,“典型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及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三 ,大气所完成人:潘月鹏)。
2016年,“全球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与应用”获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大气所排名第四,大气所完成人:闫长香)。
2016年,LASG高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FAMIL研发团队荣获2016年度“天河之星”优秀应用奖(获奖人:包庆,何编,王晓聪,李剑东,刘屹岷,吴国雄)。
2016年,大气所获2014-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网络宣传先进单位奖。
2016年,LASG党支部荣获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6年,大气所获北京市人民政府“首都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称号。 
2016年,范可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6年,黄刚入选2016年度“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范可入选国家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2016年,傅平青、姜大膀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7年1月20日,大气所召开2016年度全所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会议由党委书记陈洪滨主持,所长朱江代表党政领导班子做2016年度全所工作总结报告。会上分别向“2016年度大气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科技创新贡献奖”、“学笃风正”奖、“先进工作者奖”的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2017年2月14日,大气所成立气象科技应用中心,挂靠中科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2017年4月23-28日,大气所人事处首次在EGU会议(维也纳)期间开展海外人才招聘会。
2017年6月1日,主要由大气所牵头的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项《气候变化研究及观测计划》项目,已完成“一带一路”国家气候变化研究数据库建设的50%的遥感数据收集;9月25-27日在北京举办“大气气溶胶”国际培训班;9月28-29日联合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大气所通过此举对“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2017年6月26日,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邓勇一行调研大气所,邓勇介绍怀柔科学城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等。
2017年7月1-9日,大气所主持的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一带一路”专项“气候变化研究及观测计划项目”代表团出访塔吉克斯坦,并进行野外观测选址考察及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研究网络建设。
2017年8月22日,大气所与香港城市大学于2017年8月22日在云南澄江签署了新的科研合作协议备忘录。朱江所长、李崇银院士、陈文、肖子牛、香港城市大学郭位校长、陈仲良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2017年9月5日,傅平青研究员担任《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副主编。
2017年9月14日,举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大气氧化能力与空气质量的定量关系及调控原理” (2017YFC0210000)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2017年9月16日,叶笃正科普馆在安徽省安庆揭牌开馆。大气所安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同期揭牌。这是国内首家纪念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展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2017年9月21日,《大气科学进展》被EI收录。
2017年10月10日,相里斌副院长一行检查大气所安全工作。
2017年11月7日,东亚中心党支部“三个平台工作法”获得京区事业单位十大“品牌支部工作法”荣誉称号。
2017年11月16日,大气所召开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科建设工作研讨会,30余位该学科导师参会,陈洪滨在总结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2017年,大气所录取博士生91人,外国留学博士生3人,硕士生64人,外国留学硕士生2人,博士后进站17人,外籍博士后3人;授予博士学位66人,硕士学位15人,博士后出站7人。
2017年,大气所发表科技论文769篇,其中SCI(E)论文636篇,CSCD论文277篇;出版专著1部;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登记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16项。
2017年,大气所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自主研制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完成人:王自发,朱江,李杰,李健军,张大伟,吕小明,伏晴艳,唐晓,吴剑斌,陈多宏)。
2017年,“‘科学家带你去探险’系列丛书”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高登义、王维为第二、第三完成人)。
2017年,“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荣获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一等奖(大气所为第一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孙建奇、马洁华、陈活泼、于恩涛、祝亚丽、高学杰),此次全国共有4项成果获此奖。
2017年,“黄河流域旱监测与水资源调配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6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马柱国为第三完成人)。
2017年,“黄河流域旱监测与水资源调配技术研究与应用”获黄河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二,马柱国为第三完成人)。
2017年,“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预警及重污染天气应对管控效果评估系统”项目获2017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大气所排名第三,陈焕盛为第四完成人)。
2017年,大气所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
2017年,黄刚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7年,“内蒙古重点河段凌情预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项目2017年度黄河水利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徐幼平,原韦华)
2017年,“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教学探究”获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俞永强,张学洪,周天军,刘海龙,郑伟鹏)。
2017年,欧亚科学院院士洪钟祥荣获中国大气环境学会终生成就奖。
2017年,段安民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1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邮编:100029
联系电话:010-82995381  Email:iap@mail.iap.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