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晚七点,大气所“发现·科研”第四十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大气所研究生会承办,采用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来自大气所的2021级直博生律成林和2022级硕士生陈华玉为大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中各位同学与两位报告人分别就地球系统模式的相关信息和亚洲高山区影响中纬度准定常罗斯贝波研究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探讨。
律成林以《侃侃地球系统气候模式的使用技巧》为题展开报告。气候模式作为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应用广泛。律成林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享了诸多实用技巧,尤其针对实际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对初学者极具指导意义。同时,他还深入剖析了气候模式的偏差问题,如海表温度(SST)、气候变率偏差及长时间尺度下的物理量守恒问题,这些偏差影响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气候变化评估研究的可靠性。报告兼具科普性和专业性,内容丰富且深入浅出。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围绕模式的不同实验设计、运行经验及学习气候模式的有效方法等话题,与律成林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陈华玉的报告以《亚洲高山区如何影响准定常波的位相偏好与同步热浪》为题。他从亚洲高山区对准定常波位向偏好的研究背景切入,指出青藏高原地形虽是影响因素之一,但并非准定常波位向偏好的决定性因素。报告中还介绍了准定常波的概念与量化方法,参会同学对此很感兴趣。陈华玉向大家介绍近年来准定常波的概念有所变化,可通过平均、滤波及傅立叶分解等方法研究,但需注意滤掉同步波。最后,陈华玉总结了青藏高原对同步热浪事件的影响。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发言参与讨论,两位报告人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对地球系统模式的使用以及青藏高原对准定常波和同步热浪的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也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由大气所研究生会主办的学术沙龙活动,希望为广大师生搭建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更多同学就感兴趣的课题与他人交流,拓宽视野。我们真诚期待您的参与,共同展望下一次学术沙龙!(研究生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