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SB: 5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使得京津冀冬季蓝天增加了多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刚研究员和戴铁研究员课题组,针对“蓝天保卫战”和美丽中国背景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国家重大需求,建立了蓝天指数,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的实施对冬季蓝天的影响进行动态模拟并定量评估,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 2022年第8期。

图1 2013与2017年北京蓝天对比(图片来源见水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空气污染及灰霾事件频发,其中冬季尤甚。2015年“北京蓝”一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反映了人们对蓝天白云的强烈渴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理念,在环境保护方面,重点关注蓝天中国的建设。而《大气十条》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的相继实施,反映了我国增强民众蓝天幸福感的决心与毅力,在污染减排上取得了巨大成效。

  然而更少的污染并不直接等同于更多的蓝天。一天中即使空气质量优良,但伴有降雨/雪,或者相对较高的云量,都不是蓝天。霾的变化也不直接与蓝天变化相对应。由于研究霾时没考虑特殊天气现象(如烟尘,雾,沙尘暴等),蓝天的研究结果与霾的研究结果之间会形成一个不被意识的“灰色地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蓝天拥有了“好天气(晴空)”和“好空气(优良的空气质量)”的双重标准。意味着蓝天应该是气象与环境的交叉概念。

  然而,目前蓝天没有明确的定义,研究多从污染变化来侧面反映蓝天变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刚研究员及戴铁研究员课题组基于长期气象资料定义了中国蓝指数,并以拥有多次大型调控实施,蓝天变化最受关注的京津冀地区作为典型案例,利用区域天气化学全耦合模式WRF-Chem和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MEIC定量模拟了污染减排条件下蓝天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大气十条》实施期间减排作用对该地区冬季蓝天的影响。

  该研究选取计划实施最后一年(2017年)及实施后第一年(2018年)的冬季,通过数值模式定量评估2012年(计划实施前一年)和2017年两种排放清单下,京津冀冬季蓝天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图2 2017及2018年冬季京津冀地区污染治理情景下(a)总蓝日数和(b)平均能见度与2012年排放情景的空间差异分布。打点表示变化通过t检验达到95%置信水平。

  研究表明,《大气十条》的实施使得京津冀地区蓝天广泛且显著增加,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别增加3.41天/月,5.27天/月,3.1天/月,区域增加超过了2.79天/月。北京东南部(超过45%)、天津南部(超过65%)和河北南部(超过65%)增幅最大,最大值超过53天。减排使得能见度广泛地提高,使得区域蓝发生概率提高15%。减排措施的贡献达小时尺度,在重污染期间能减弱能见度下降幅度并增加区域蓝日数出现几率,带来“优更优”的正向反馈,使得区域“蓝更蓝”。同时,该研究发现,减排并非主导蓝日数的唯一要素,2018年11月及12月初的几次重污染事件都由不利天气形势主导,因此今后应在持续合理减排方面作出更多努力,以有效实现蓝天的持续增加。

  该发现将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未来的蓝天战略提供参考,为合理减排提供科学支撑。

  论文信息:Wang Su, Huang Gang, Dai Tie, Hu Kaiming. The first 5-year clean air action did increase the blue days in winter over Beijing-Tianjin-Hebei. Science Bulletin, 2022, 67(8): 774-776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22000093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