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EP: 气温变化每增加1℃,心血管病风险增加6%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愈加严峻的气候挑战。心血管疾病作为我国第一大死亡原因,当今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得人们对温度与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气温变化对我国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否有影响、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及其如何产生影响?一直是气候与健康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针对该问题,大气所黄刚研究员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王增武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基线调查时,该研究于2012~2016年纳入3万人开展随访研究,通过4.6年随访共纳入23721人调查数据,将气温变化定义为研究对象基线调查时年每日温度标准差,并将其分为三分位数。研究发现,长期气温变化对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有着重要的影响,气温变化每升高1°C,我国人群平均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会增加6%、冠心病发生风险会增加7%、脑卒中发生风险会增加3%。研究同时表明,气温变化对城里人和血脂异常的人影响更为明显。
  那气温变化为何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呢?研究表明,这可能是因为气温变化扰乱了人体正常生理体温调节功能,使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间接增快心率,升高血压,增加心血管负荷,诱发了潜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本研究首次评估了气温变化对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为改善我国心血管疾病相关公共卫生健康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人们可以适应所在城市当前的平均气温,但人体体温调节系统可能难以适应气温变化,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全球变暖大环境下,我们亟需关注如何降低气候变化对人群的有害影响,尤其对于易感人群,以及重点评估气候变化在不同气候带、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所造成的疾病负担”,王增武教授指出。
  黄刚研究员表示,“气候与健康领域是目前国际前沿的新兴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间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展开研究。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基础研究之上,提出适宜的干预策略与控制措施以提升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我们未来要走的方向。”
图1 以90岁为界,较高气温变化(≥9.33℃)所致的无病生存年的损伤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阜外医院博士研究生亢玉婷为本文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315303)、中国医科院医学科学创新基金(2017-I2M-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BAI11B01)等资助。
  Kang Y.,H. Tang, L. Zhang, S. Wang, X. Wang, Z. Chen, C. Zheng, Y. Yang, Z. Wang*,G. Huang and R. Gao, 2021:Long-term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large, representative cohort study in China,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21): 116831. 
  Kang, Y., H. Tang, L. Jiang, S. Wang, X. Wang, Z. Chen, L. Zhang, C. Zheng, Z. Wang*, G. Huang and R. Gao, 2020: Air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and 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of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49 (2020) 141588.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