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的阳光洒落金色城市的绿意深处,在被誉为“城中美景园”的园艺创新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迎六一儿童节”活动悄然展开。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妇委会精心策划的亲子园艺体验活动,吸引了50组家庭的热情参与,孩子们在自然与科学的交汇中和父母一同度过了充实而有趣的欢乐时光。
走进园艺创新中心,仿佛步入了一处藏在城市心脏的绿野仙踪。树影婆娑,花香盈袖,孩子们抛开父母的手,在绿色长廊间雀跃前行。在这隐匿于闹市的世外桃源里,每一处都酝酿着人与人、人与生态、生态与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孩子们更是对这个会呼吸的大空间里的植物充满了好奇。
活动从两项富有创意的手工体验开始:“叶脉陶艺制作”与“树叶艺术画”。那些平日里被风吹落的叶片,如今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或化为一块镂空的陶艺饰品,或拼贴成一幅五彩斑斓的森林童话。在自然中取材,于指尖中构思,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绽放。自然在这里不再是沉默的背景,而是可感、可触、可创作的生命元素。一位小朋友嫌手中的树叶太小,工作人员顺手在身后的树下捡了片较大的叶子,孩子稚嫩的小手绘出一幅漂亮的艺术品。
做完手工的家庭跟随园艺老师的脚步,踏上了植物探索之旅。首先园艺老师介绍了温室大棚的分类及特点,边参观边讲解园中独特的植物:身披“龙鳞”的春羽、会在黄昏合拢叶片的合欢花、果实酷似石榴的巴西樱桃、香气浓郁的迷你柠檬……。孩子们好奇大房子里的花花草草为什么这么生机盎然?老师答疑解惑,通俗易懂地介绍温室内部的灌溉与采光系统。老师在科普植物常识的同时还引导孩子们了解各种花卉的生活习性。例如,为什么绣球花有时呈现红色,有时却变成蓝色或白色?答案竟与土壤的pH值密切相关,植物的“色彩魔法”背后,藏着土壤酸碱度与铝离子结合的科学奥秘。这些抽象的专业名词,在一草一木中有了具象的模样。园艺创新中心不仅是种植的空间,更是启迪童心的绿色课堂。
随后伴着欢声笑语孩子和家长们汇入水培蔬菜采摘体验厅。孩子们在现代农业温室中,兴奋地发现:原来不靠泥土也能种出翠绿的生菜!在这里,孩子们亲眼观察水培系统的运作,并在老师指导下亲手采摘无土栽培生菜,在一株株水灵灵的蔬菜里,读懂了“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的深意,领略了农业科技的神奇魅力。
城市喧嚣中,这一方“新森林”里的体验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近自然、感知生命、体会科学的温柔空间。疲惫的父母在清新与静谧里也得到了自然的疗愈,正如一位家长感慨:“孩子的活动让我们度过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周末!”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手工作品和亲手采摘的蔬菜,满载而归!
此次亲子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创作中成长,也拉近了家庭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更展现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科普教育、家庭文化和绿色生活倡导方面的用心与温度。愿孩子们把这一天的记忆,折叠成一本绿色的绘本,在未来某个夏日的午后,轻轻翻开,仍能闻到阳光照进树林的清香。(妇委会供稿)